|
奥运站 > 正文
新华社每天通过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俄文、西班牙文、阿拉伯文、葡萄牙文等7种文字,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世界播发奥运新闻。
在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·科眼里,北京奥运会“几乎是完美的”。组织者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在内。正因为如此,奥运赛程还未过半,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宣布,赛事组织“像绸缎一样光滑”,往后几天的协调会不开了,有些小的问题可以随时解决。
多少承诺 巨细无遗一一兑现
150万奥运志愿者,出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提供帮助;巡逻网、社区网、治安网、内保网,四张网覆盖“大北京安保圈”;117家奥运官方接待饭店,服务“零投诉”……为了完成对国际社会的承诺,还有更多的人在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而努力。
运动员是奥运会的主角,这些年轻人用了生命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为参与奥运而努力,所以组织者一定要为他们创造完美的条件,把交通、安全、住宿等方方面面都照顾好。
这一点,北京奥运会做到了。
8月20日晚,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19秒30的惊人成绩,打破了已经保持了12年之久的200米世界纪录。在博尔特尽情享受着快乐之时,另一个惊喜来临了——“鸟巢”里突然播放起了“生日快乐”的曲子。原来,21日是博尔特22岁的生日,播音员宣布这一消息后,全场九万一千名观众齐声唱和,一起为这位天才送上祝福歌声。
这是令人难忘的生日歌,至少,对于在北京奥运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博尔特来说,是终身难忘的。当生日歌在全场响起,博尔特面对镜头,这个风一般来去自如的牙买加人竟然感动得步履蹒跚。“我真的太激动了。”他说,“我都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什么,是怎么想的了!”
走进奥运村,16开、5厘米厚的奥运村公寓服务手册,展开了2.1万名“村民”的幸福生活:吃住服务由36位“金钥匙”开启;由经营了14届奥运餐饮的爱玛客供餐,亚洲、地中海和国际三种风味的饭菜24小时不间断,菜单8天不重样,直吃到日本女子体操队教练塚原千惠子生出了“怕队员吃胖”的担心;为运动员特制了超大超宽床;为爱美运动员提供美容美发美甲全套服务的美容院;能“吃”下1.2万条毛巾的洗衣机群……
医疗保障方面,共计3000余人的30多个医疗团队专门负责奥运场馆驻地的医疗保障,24家奥运定点医院为中外来宾提供及时全面的医疗服务,至今未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;北京117家奥运官方接待饭店每天接待客人的数量保持在3.2万人左右,至今接待服务保持“零投诉”……严格兑现承诺,北京为奥运会提供了完备的保障。
据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介绍,奥运村,这个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住的“地球村”,已在奥运历史上创下了多项“奥运之最”:就餐人数,单日最多;接待贵宾,史上最多;环保节能,最富“绿色”;欢迎仪式,最为精彩。而更重要的是,从代表“进村”至今,奥运村从未接到一起投诉事件。“零投诉”的服务水平开创了历届奥运会的先河。
我参与,我奉献,我快乐。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遇到困难时,迎面看到的都是微笑的志愿者。在雨点细密落下的时候,是他们撑起一只只大伞搭成“伞阵”,护送观众直达赛场;在运动员汗水滴下的时候,是他们趴在地板上重新拭得一尘不染;当球飞出界外的时候,是他们帮助把球归位;在年老的外国旅游者不慎与团队走散而哇哇大哭时,是他们走上前去安慰询问,帮助老人找到下榻的酒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