蹦床的起源和杂技有关。法国杂技演员是最早使用现代蹦床的人,特朗波兰是现代弹性蹦床的创始者,他用麻绳编制成保护网,以加强“空中秋千飞人”的安全,并利用网的弹性将演员抛入空中,完成各种动作。
早在19世纪中叶北美的科曼契印第安人就使用过与今日比赛类似的蹦床,马戏团的杂技演员使用类似的蹦床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。20世纪30年代,美国跳水冠军尼森制作出类似于当今的那种蹦床,用来帮助自己的跳水与翻转训练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利用蹦床训练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,取得良好效果,以后逐渐成为一项运动,在美国的中学、大学广泛开展。
1947年美国在得克萨斯州举行首届全国蹦床表演赛,1948年起被列入正式比赛,后传入欧洲。1958年英国开始举行全英蹦床锦标赛,1964年在英国举行首届世界蹦床锦标赛,1969年在法国巴黎举行首届欧洲蹦床锦标赛。
1999年1月蹦床成为奥运会体操比赛的一个分项,从那时刻起,男女蹦床比赛正式进入了奥运会的项目清单,并在2000年悉尼完成了它的奥运会处子秀。
蹦床采用尼龙材质,6毫米厚,并由120个弹簧固定支撑,选手在上面可以跳跃至7米左右的高度,场馆本身的高度是8至10米,跳跃区用红色长方形标出。
蹦床框架长5.050米、宽2.910米、高1.150米,网长4.028米、宽2.014米外围由金属框架制成整个装置的重量。
蹦床的四周放有很大很厚的保护垫,如果运动员不慎跌落到蹦床外,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。
比赛时男女选手可以穿袜子或体操鞋。
16名选手参加资格赛,进行一套自选动作和一套规定动作,产生八名决赛选手;决赛只进行自选动作。裁判长发出信号后,运动员必须在1分钟内开始做第一个动作。
在每套动作中要表演10个动作,其中包括20个翻腾和15个转体。一套动作中不能有重复动作。
一名主裁判和两名助理裁判将对选手的动作难度进行打分,其他5名裁判将根据完成情况打分,分数从0分到10分不等。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。
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姿势、稳定性以及动作的难度是评分三大标准。每个运动员起跳至少要8米高,在空中身体发生一点点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成绩。
在比赛中,运动员除了两腿交叉跳跃的动作外,其他任何动作必须双脚双腿并拢而且要伸直,手或膝盖都不能接触蹦床,否则要被扣分。
裁判员只对在网上完成的动作进行评分。比赛中出现中断情况,中断后的动作不予评分。整套动作结束时,运动员双脚必须有控制地落在网上,并保持上体正直的姿势结束,否则按规则扣分。
1、观看体操比赛应提前到场,比赛结束后再退场。进出场地要有序,不要拥挤,要尊老爱幼。
2、比赛时,不要随意走动,最好在比赛暂停或休息时再走动。在场地内不要高声说话,应举止文明,不随地乱扔杂物,禁止吸烟。观赛时应将手机关机或设置在振动、静音状态。
3、学习必要的竞赛知识,既要看运动员优美的动作,也要看其动作技术和风格。既要欣赏运动员精湛的技艺,也要感受他们的顽强作风和内在品质。既给本国选手加油,也给国外运动员鼓掌。做到热烈而不狂躁,有激情而不失分寸。
4、运动员做动作前,观众此时应全神贯注地观看,不要鼓掌加油欢呼。拍照不要使用闪光灯。在运动员即将出场时呐喊加油,在运动员动作结束时鼓掌。